音乐非遗文化《海州五大宫调》
阿标
2024-03-17 12:42:52
0

3

海州五大宫调,流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州五大宫调,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当地经济与交通的情况,特别是盐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嘉靖、隆庆后,随之随盐运河系的发展,海州五大宫调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海州五大宫调分【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及【满江红】【码头调】等多支大曲和近百首小曲两大类。大曲委婉细腻,节奏舒缓,唱词典雅,行腔字少腔多,有一唱三叹之感。小曲则源于明代两淮一带流传的“时尚小令”。

2006年5月20日,海州五大宫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41。

历史渊源

1

海州五大宫调早在南北朝时即有所传,是介于戏曲与曲艺之间的一种民间艺术。随着大运河和运盐河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广泛吸收江准民间小调,海州五大宫调逐步丰满。

明代嘉隆年间,海州五大宫调已逐步形成,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两淮盐业兴旺,大运河盐运南来北往。一方面地域沟通,艺术交融,使海州五大宫调得以广泛吸收江淮民间小曲而渐趋成熟;另一方面汇集于当地的一批盐商富贾和与之休戚相关的文人墨客,对海州五大宫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而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特色和个性逐步形成。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陇海铁路向东延伸通车致新浦后,海州一带的水陆交通渐为陆路交通所替代,板浦便逐渐失去了交通枢纽的地位,日趋萧条。交通的闭塞和文化生活的单一,使海州五大宫调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板浦逐渐衰败,群众的生活日渐平淡,交通的闭塞,导致其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冲击到海州五大宫调,其曲目、表演形式都保留完整。但是,海州五大宫调一直以来都是在群众间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来演唱,没有专业的表演组织和演员,更缺乏新编的曲目记载,使得海州五大宫调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1世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活动的积极推进下,海州五大宫调得到了各界关注。在朱秋华等学者的带领下,以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当地研究团队对这一特色曲种给予了特别专注。他们在近10年内集中撰写了部分文论,发表在层次不等的各类学术期刊上,其中个别文论还被音乐类核心期刊录用,为海州五大宫调的研究营造了较好的学术氛围。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海州五大宫调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审美追求。它的存在不仅是海州历史文化的活态见证,也是江苏地城文化的生动体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海州五大宫调的传唱已成为连云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承人物

刘长兰,女,汉族,1939年生,江苏连云港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州五大宫调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连云港市申报。

赵绍康,男,汉族,192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州五大宫调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连云港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4年,海州五大宫调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

2005年2月到2006年,连云港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走访海州五大宫调玩友60余人,采录了海州五大宫调曲牌120多首,还收集了一批珍贵的手抄本。

2008年5月,连云港市文化局为做好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公布了一批市级传承单位,其中有两处是以民间“玩友”命名的小曲堂。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连云港市剧目工作室、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海州五大宫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州五大宫调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连云港市山海文化生态保护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安徽省休宁县传统...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的传统宗教音乐。休宁县齐云山道教文...
2024-03-31 23:17:29
非遗 | 江苏省无锡市传统...
据史料记载,道教传入无锡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无锡道教音乐发端于古代...
2024-03-31 23:14:42
非遗 | 上海市道教协会传...
上海道教音乐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
2024-03-31 23:12:20
非遗 | 山西省阳高县传统...
恒山道乐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传统宗教音乐。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
2024-03-31 23:11:42
非遗 | 河北省广宗县传统...
广宗太平道乐是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宗教音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2024-03-31 23:03:03
非遗 | 中国佛教寺院传统...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
2024-03-31 22:53:53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