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福建省福州曲艺《福州评话》
阿标
2024-03-25 16:16:46
0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言讲述,并由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源于古老的唐宋说唱艺术,是福州方言艺术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在中国曲艺界素有“活化石”之称。福州评话的表演多以一人为主,分有高台演出、书场演出两种。讲究说、吟、做、花,以说为主、兼有吟诵。与其他评书评话表演不同,福州评话除了折扇、斑指、醒木、丝帕,竹箸,还会使用上一片铙钹。代表剧目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流行于福建省的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3。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获得“福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2

渊源背景

福州评话其来源与唐宋之后迁闽的中原说书艺人有关:唐末宋初,中原宗室士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有说书人。《南村辍耕录》记述宋末元初,临安说书艺人丘机山尝至福州讲书。宋时的“诗赞系说话”,传承俗讲体式,即以吟诵“诗赞”开篇,然后转入夹吟的"正话",最后以诗赞作“结台吟”,并以“扇响钹”作间奏。

据说明末清初,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在南明灭亡后,南奔入闽,授徒以福州话采用有说有唱的艺术方式借历史故事讽喻时局,福州评话在这时期正式形式。

发展情况

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等来看,当时福州评话已很盛行。传统福州方言话本,最早于清雍正、乾隆间。

光绪、宣统及民国初年,善说君臣书者有双门大(徐炳铨),善说义侠书者有后洲庆(阮庆庆)、徐天定,善说家庭书(才子佳人书)者有科题(黄菊亭)、徐天生、筱细d(林细弟),绣和尚(赖德森)。

清兵入闽前后,评话艺人以敲打半边铙钹,寓河山破碎、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残酷镇压之意,有一批艺人被枷号于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双目。

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序头。

抗日战争时,评话界大量编演抗日序头,组织抗日剧社,巡回演出抗日文明戏。黄仲梅等人在讲大书前,中演"讲报"半小时,以评话的语言技巧报导和分析战况,深受群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福清县文化馆将全县评话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评话小组,走乡串村,巡回说唱。县城、龙田、渔溪、东张等镇设有固定评话场。

1979年初,评话员重新登台说唱。1980年,仅县城就举办说唱评话116场,听众达1.25万人次。

1980年代,评话是福州社会最普遍的娱乐之一,本土民众将听评话当做一种享受,几乎每条街道都有说书场,里面一排排躺椅座无虚席。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榕树荫下,还会腾出一块稍微宽敞的角落搭上高台,让评话艺人上台表演。附近的街坊们纷纷自带小椅凳赶来,汇集台下,耳听心受,不少人甚至听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是或三五日或十天半月的“连讲模式”,则每日都会像连续剧一样“接着讲”。

1983年,福清县评话协会成立,会员22人。

1988年,福清县曲艺家协会主席薛茂金破福建省曲艺家协会评为福建省十佳评话员。

传承保护

1

流传现状

20世纪80年代,评话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迎神,都会请上评话先生表演一场。曾经繁荣的福州评话,如今却逐渐流失观众,甚至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 [9]福州评话的当代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大力扶持和保护。福州评话和现代人渐行渐远,既有福州评话题材老旧的内在原因,又有现代人太浮躁,难以静心欣赏的外在原因。

保护措施

各级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建立曲艺书场,成立传习所保护福州评话。

为使评话艺术有传承、有突破、有创造、有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陈如燕任教于福州艺术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后辈,传授技艺。

为了更好地传承艺术,培养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毛钦铭坚持每周为青年演员辅导,倾囊传授。

刘宜威经常到校园为学生进行评话表演,除了走进校园,他还将曲艺与影视相结合,如在长篇历史纪录片《开闽》中,以评话作为线索,贯穿开篇、旁白、结尾,渲染气氛,突出了闽地特色,还协助热门综艺节目在福州的拍摄,在节目中用福州评话道民俗、述风情,开辟了传统文化在新环境里的另一条路。

2020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师大“闽台地方戏曲”教育传习基地正式落户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双方在深挖福州地方曲艺文化资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断探索,福建师大音乐学院不少学生以就业或业余学习的方式学习、演出福州评话伬艺,为福州评话增添了新鲜血液。

代表人物

毛钦铭,男,汉族,1931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6岁师从著名评话艺术家苏宝福,3年后登台,从事评话表演四十余年。他在练台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并在说表中自如应用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增强了评话的可听性。他经常观摩不同流派评话的演出,善于借鉴各家之长。代表作品有:《千金买骨》《桐油煮粉干》《呼家将》《五代史》等。

陈如燕,女,汉族,1948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陈如燕11岁师从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陈长枝,12岁登台演出短篇现代评话《老渔翁歼敌记》和传统评话《孟姜女》。1964年,陈如燕从书台走上大舞台,与陈长枝合作的对口评话《永久的思念》,同刘民辉合作的对口评话《智擒》《歌唱五杰》,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尝试。代表作品有:《郑唐打严嵩》《施三德》等。

刘宜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评话”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获得“福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福建省厦门市传统...
答嘴鼓流行于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和中国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
2024-03-25 23:21:55
非遗 | 福建省东山县传统...
东山歌册又称“闽南语歌仔册”“闽南语歌册”“歌仔簿”,是自明朝从广...
2024-03-25 23:12:00
非遗 | 福建省漳州市传统...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
2024-03-25 22:28:01
非遗 | 福建省南平市传统...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
2024-03-25 17:03:33
非遗 | 福建省福州市传统...
福州伬艺运用福州方言进行艺术创造、演出和传唱,是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
2024-03-25 17:00:39
非遗 | 福建省福州曲艺《...
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2024-03-25 16:16:46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