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浙江省瑞安市传统曲艺《温州鼓词》
阿标
2024-03-25 16:54:22
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温州鼓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1

渊源背景

温州鼓词的渊源,鼓词艺人流传着的关于“祖师爷”的讲法。艺人们说温州鼓词的“祖师爷”是唐明皇的叔叔。他从小聪明、善文能诗,谙音律。后因病瞽目,亲尝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词以自娱,于是民间便有鼓词。

执南宋起源说者,无不引用此诗为凭。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生前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诗中描写了鼓词演出的情景,但诗中提到的赵家庄究竟在何处,却至今无可考,成了孤证。而且,也有人认为,诗中描写的并非是温州鼓词,而是北方南下的鼓子词或流行于浙东的陶真。尽管如此,温州鼓词起源于南宋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持明代说者依据《华东地方戏曲介绍》“温州鼓词”一节中的说法:“据老年人季松坡讲,温州鼓词始于于明代,由横阳(平阳昆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古乐衣体,吸收民间曲调逐步发展起来。”又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鼓词”条的解说:“浙江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遗憾的是,这一说法仅仅出于推断,尚缺乏史料考证。 [4-5]

发展情况

温州鼓词有史料可考的为清嘉庆朝。据当时的瑞安学者赵钩所著的《过来语》载:“嘉庆、道光,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挂彩,倾动一时。”该书撰于1806年,书中提及的白门松即瑞安白门乡名叫阿松的唱词艺人。由此可见,温州鼓词在1806年已相当流行。不仅如此,清光绪时瑞安乡绅项崧在《午堤集》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瞽者白门松工唱词,远近争致之,名且出于其乡族以上。”鼓词艺人的知名度居然在本乡望族之上,这几平可以和现代的娱乐明星相美。执明末清初起源说者认为,任何一种艺术从形成到成熟,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甚至上百年。那么,从1806年间温州鼓词已至兴盛这点来看,这一艺术的起源时间大约在十八世纪。

至清末民初,据瑞安老先生林岩贤(东山德的学生)的记口述:在东山德、陈昌牌、彭庆元等活跃曲坛时期,他们的牛筋琴只有七弦,是竖直挂在方凳边上敲奏的。按古琴五声音阶“宫商角微羽”来区分,后由管华山、郑星金等艺人发展为七声音阶,才与世界音乐曲谱接轨。民国时期,温州鼓词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了南、北两派,南派流行于平阳、瑞安一带,风格委婉细腻;北派流行于温州、永嘉一带,风格挺拔刚健。解放后,温州鼓词又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音乐,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戏曲曲牌音乐,产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

传承保护

21

流传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改变,温州鼓词也遇到了一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首先,鼓词演出场所有限。其次,人才吸收困难,经济发达的地区,学习传统曲艺的人不多。最后,艺人追逐经济利益现象突出。最近十来年,大部分温州鼓词艺人在陈十四庙唱《陈十四娘娘》,演唱现代词和传统词的剩余不多,如何传承下去已成为一个难题。(此内容由郭凤芝、吴向毅、吕源于2013年发表)

艺术传承

在词场鼓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随着新技术的革新,以娱乐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新媒体技术日益步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鼓词表演与现代媒介技术相结合,依靠全新的音像技术,实现数字化传播,音像鼓词开始流行。音像鼓词凭借现代传媒技术的强大传播力而成为当下温州鼓词重要的传播形式。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人物

阮世池,1929年10月生(一说1928年1月生),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人。阮世池是温州鼓词第二代代表人物,温州鼓词“阮派”艺术创始人。12岁拜瑞安陶山温州鼓词名词师陶山华(名王启凡)为师,后重师陈宝生、陈阿奴先生,17岁以《十二红》、《五风图》等名噪浙南。其演唱语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传神,唱腔婉约柔和,感情细腻,檀长肢体语言,以刻画大家国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形成了“阮派”唱腔之纤细华美的独特风格。2008年2月,阮世池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方克多,1942年生,浙江省平阳县人。1955年方克多师从苏方足先生,学习温州鼓词表演,并得到平阳县音乐家杨大伦先生悉心传授乐器演奏方法,同时还继承了陈昌牌、苏方足两位先生的温州鼓词表演技艺。方克多汲取各家所长,形成“唱词”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其中融合有京剧腔调,吐字清晰发音纯正,唱腔腔婉转流畅,声情并茂,似戏曲又非戏曲,表白、滑口悠远,风格韵味独特。代表作有传统曲目《三请樊梨花》等,现代曲目《红灯记》《沙家浜》等。2008年2月,方克多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志雄,1937年1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49年师从陈月波先生,1951年登台演唱。陈志雄演唱的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韵律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是温州鼓词四大名师之一。其代表作有《八仙贺喜》、《罗通娶亲》、《孔明点兵》、《斩狸猫》、《济公传》等。陈志雄从艺60多年已培养了200多名陈派鼓词学生。2012年12月,陈志雄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浙江省杭州市传统...
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
2024-03-25 23:25:25
非遗 | 浙江省绍兴县传统...
绍兴莲花落主要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
2024-03-25 22:18:56
非遗 | 浙江省兰溪市传统...
兰溪摊簧形成并流行于浙江省中西部兰溪地区及金华和衢州等地,属南词摊...
2024-03-25 17:08:56
非遗 | 浙江省绍兴市传统...
绍兴平湖调又称“越郡南词”,简称“绍兴平调”,是流行于浙江绍兴及其...
2024-03-25 17:06:44
非遗 | 浙江省瑞安市传统...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
2024-03-25 16:54:22
中国曲艺艺术《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
2024-03-15 10:34:52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