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工序繁杂,一般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耗时近20天才能制作出一件苗族芦笙。
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33。芦笙制作技艺历来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较困难,亟待抢救、保护。 2017年,兴文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宜宾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东丹甘的《芦笙史探索》,从故事、神话、古文字文献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作者多是通过推测,而没有进行具体论证,另外作者也把葫芦笙、笙与芦笙混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区分。秦序在《芦笙起源初探》及《芦笙起源初探(续)》中,通过历史文献《南诏野史》、《桂海虞衡志·志器》、《岭外代答》等说明“卢沙”就是芦笙的前身始见于南宋的文献及“卢沙”与葫芦笙的区别,同时还说明卢沙和葫芦笙在宋代就是同时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两种乐器,芦笙在明朝时才出现,后才形成这种局面。
戴进权《苗族芦笙的起源浅析》,则从苗族日常习作的历史演变,从苗族风俗、语言、民间音乐等方面进行研究。芦笙源于禾杆笛,后逐步演变而来。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苗族简史》记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通过对上述“芦笙起源”研究的梳理,笔者认为芦笙应该最初起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由禾杆笛、卢沙等逐步演变,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在人们实际使用当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再通过不同时代芦笙匠人的改造逐渐发展而来。芦笙的结构严谨,制作上具有特殊的材料和工艺要求。芦笙一般由笙管、笙斗,簧片三部分和共鸣管部分构成。苗族芦笙的制作材料主要有铜(做簧片)、竹(做发音管)和木(做气箱)。但是各地的苗族芦笙的外形器色,型号大小及其制作工艺、芦笙匠人技艺的差异又有所不同,芦笙器色因制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笙管长短和数量也不一样,小至十几厘米大到三四米,现经过改进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
上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软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