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非遗 | 上海市、浙江省传统音乐《琵琶艺术》

中国近代传统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琵琶艺术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

非遗 | 浙江省平湖市传统音乐《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

非遗 | 上海市崇明县传统音乐《浦东派》

浦乐派是琵琶流派之一。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非遗 | 上海市崇明县传统音乐《瀛洲古调派》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上海市崇明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

非遗 | 青海省门源回族传统音乐《回族宴席曲》

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音乐《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民歌(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申报的维吾尔族民歌(罗...

非遗 | 青海省玉树藏族传统音乐《玉树民歌》

藏族民歌(玉树民歌),主要流传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玉树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非遗 | 甘南藏族自治州传统音乐《甘南藏族民歌》

甘南藏族民歌,是指形成和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的民歌形式。甘南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民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乐《华锐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非遗 | 阿坝藏族羌族传统音乐《玛达咪山歌》

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四川省九龙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四川省九龙县申报的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