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赫哲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赫哲族是中国满一通古斯语族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省境内的松花江下游,自松花江至乌苏里江的右岸及乌苏里江的西岸。据1990年的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为4245人。中国的史籍和俄国的一些史料都表明:“明清以来,黑龙江流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口是那乃人(即赫哲人)生息、活动之摇篮。”完备的父系氏族制度为抢夺妇女、财产、血亲复仇而进行的部落战争;以及为了生计而进行的频繁的氏族迁徙;普那路亚式的等级族外婚;以萨满为中介的多神宗教活动等,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是满一通古斯人生活区域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内容。像渔猎经济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民间口头创作、造型艺术、音乐在赫哲族都很发达。大约是氏族社会末期,在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萨满歌、祝辞的基础上产生了赫哲族伊玛堪,从而它成了艺术水平较高的民间大唱,成为赫哲族传统文学的经典形式。赫哲族伊玛堪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积淀,不同文化成分的影响、渗透等,也不同程度地印刻在某些诗篇中。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这项口头传统强调对民族身份和领地完整性的保护,也保存了有关萨满仪式、捕鱼和狩猎的传统知识。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由于赫哲族没有书写系统,所以赫哲族伊玛堪在保护母语、宗教、信仰、传说和习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上一篇: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凤阳花鼓》